心家,也成不了气候。但经济出现问题时,就会有很多人呼应。其根源不在于纸钞,而在在于财富分配不公,造成贫富差距过大,最后才体现在货币上,蒙元维持异族统治,财富分

配上先天便极度不公,他的财政支出是无法减少的,盘剥到百姓无法生存时,只能起来造蒙元的反求一条活路。”

江帆抬头道,“是以太祖和成祖也靠着宝钞将蒙元赶走的,岂非百姓仍是存不下财富。”庞雨点点头,“太祖将蒙古人赶出大都,大明新立,仍然有许多需要用兵的地方,朝廷的财政支出数额巨大,急需财政来源,其时由于蒙人将白银输出,中国主要金属货币是铜钱。洪武时一年的铜钱铸造量大约一亿九千万文,人均只有几文,这点钱息自然满足不了支出所需,太祖也选择了纸钞作为货币,这便是大明宝钞

。”庞雨从桌面上拿起一张宝钞,上面正中写着“大明通行宝钞”六个大字,两旁篆书“大明宝钞,天下通行”八个字,四周也配有复杂的花纹,这张是一贯的面值,纸

张面积很大。“洪武八年开始发行宝钞,此时有六种面值,最大的一贯,最小的一百文,计量单位是铜钱,一百文以下的交易仍可用铜钱。洪武二十二年开始发行小钞,分五种

面值,最小的十文。”庞雨看着周月如,她是贴票的主管,他希望周月如能理解纸钞贴票的含义,而非仅仅知道制造钞票的技术。“洪武年间支出甚多,宝钞从开初就缺少准备金,发行后便开始贬值,洪武九年时一贯宝钞折米一石,白银也折米一石,到洪武末期,两贯又五百文折米一石,白银一两却可以折米四石,若以米价为基准,宝钞贬值六成,若以白银为基准,宝钞贬值九成,也就是说,若百姓以宝钞存储财富,就剩下一成,其余九成变成了

朝廷所有,这又可叫铸币税,这些财富就是太祖可以维持对北元战争的基础。”“接着便是成祖即位,除了继续征伐北元之外,成祖又在京师等处动大工,还有郑和下西洋,支出并不比太祖时少。成祖即位之时,官俸改为十贯折一石,就是说朝廷承认宝钞贬值九成。仅仅五年之后,税粮折纳就变成了三十贯一石,贬值了六成,到嘉靖四十五年,五千贯宝钞才值银一两,贬值五千倍,以宝钞存储的财

富已不值一文。”

刘若

章节目录